亮剑演讲口才训练
官方动态 课程花絮 学员故事 学习心得 演讲口才

生气,最能看清一个人

亮剑金口财-小马哥 / 2020-05-12
3669

培根说过“对于一个人的评价,不可视其财富身份,更不可视其学问高下,而是要看其真实的品德。”


而衡量一个人的品德如何,最简单的标准就是看他在生气时的态度。


因为这些细小的言行,往往藏着一个人最真实的教养和人品。



生气见教养


什么是教养?


梁晓声曾这么回答:


教养,不是一个人读了多少书,而是根植在内心的修养与底蕴,无需提醒的自觉,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,为他人着想的善良。

教养,不只是表面干净得体的穿着,和看似彬彬有礼的举止。

还有对人不分穷富美丑行君子之风,对弱者不分男女老幼行举手之劳。

想知道一个人教养怎样,看他生气恼火时就知道了。


还记得当年那个轰动一时的“海归教授暴打环卫工”事件吗?

事情的起因仅仅是环卫工在小区清理垃圾,不小心阻挡了教授正要出行的车。

一时之间,这位教授大怒,对着环卫工就是拳打脚踢,并大声叫嚣:

“我挣多少钱?你挣多少钱?你敢挡着我挣钱?”

据说,这是一位海归教授,在美国工作多年,是千万级学科项目带头人。

但就是这样一位学识渊博的教授,面对每天起早贪黑的环卫女工,一气之下,竟然大打出手以消怒气。

有人说:“一个人对待弱者的态度,其实往往是他对这个世界最真实的反应。”

面对一个手无寸铁的环卫女工,一个人是选择绅士让行,还是动辄大怒挥出拳头。

这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内心真实面貌,到底住的是天使还是恶魔。
是的,生气时,最容易暴露出一个人的本性,也最能看出他的教养。


一个人最高级的魅力,不是他有多富有,受过多高的教育,而是他举手投足间散发出的教养。


教养是根植在内心的东西,是日积月累一点一滴形成的品性,是装不出来的。

真正有教养的人,不管生不生气,都能保有基本的素养,控制好自己的脾气和情绪。

真正有教养的人,懂得善待他人,永远对这个世界保持谦卑和敬意。



生气见人品


国学大师季羡林和臧克家曾遇到这么一件事:

一天,他俩去小饭馆吃饭,隔壁桌坐了一位带孩子用餐的妈妈。

吃了一会,女人就将孩子放在凳子上,自己去洗手间了。

结果,小孩不小心从凳子上摔了下来,哇哇大哭。

心善的季羡林见了,急忙去扶小孩。

而孩子的妈妈刚好从厕所出来,见到孩子哭的场景,以为孩子被欺负,就大骂道:“一个大人干嘛欺负小孩,要是我儿子受伤了,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!”

对此,季羡林没有还嘴,而是回到座位上继续吃饭。

这时,周围的顾客实在看不下去,指责女人蛮不讲理:

“是你孩子自己摔倒了,这位先生好心帮你扶起他,你不问青红皂白就骂人吗?”

女人觉得理亏,自己带着孩子就走了。

事后,臧克家问季羡林:“你明明被人误解了,她那样骂你,你为何不还嘴?”

季羡林笑笑说:“和她争辩,事情只会越来越严重。她也只是爱子心切,不用太在意。”

有人说:“一个人在盛怒和利益受损时,最容易看出人品。”

人品这东西,虽看不见摸不着,但我们却能在日常的生活点滴中真实的感受到。


一个人的情绪里,藏着最真实的人品和气度。

生气,则是检验一个人人品的试金石。

那些在生气时依旧能为他人着想,给他人体面,保持良好修养的人,人品肯定也不会太差。

古言说的好: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。”

真正人品好的人,都懂得尊重他人,为他人着想。


面对别人的过错,他们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,用最适当的方式沟通,而不是粗暴对抗。

人品,是一个人最硬的底牌,是一个人最强的靠山。


人这一生,人品好,运气才会好,路自然也会越走越宽。


生气,最能看清一个人


知乎上有个这样热门话题:“为什么了解一个人要看他对陌生人的态度?”

底下最高赞的回答令人印象特别深刻:

因为陌生人和你的利益不相关,对利益相关者的态度取决于智商和情商,对不相关者的态度取决于素质和修养。

对此,我深以为然。

欧洲著名军事家亚历山大,在一次微服私访的路上,不小心迷路了。

这时,他看到一名军人站在旅店门口。

于是,他礼貌地向军人问路:“朋友,你能告诉我回城的路吗?”

军人叼着大烟,头一歪,高傲地打量了亚历山大一翻。

然后很是傲慢地回答:“朝右走!”

亚历山大又接着微笑问道:“那您能告诉我还有多远吗?”

军人扫了亚历山大一眼,一脸不屑地答道:“一公里!”

亚历山大抽身道别,刚走出几步又停住了,回来微笑着说:

“请原谅,我可以再问你一个问题吗?请问你的军衔是什么?”

“少校!!”军人高傲地回答。

接着,军人摆出对下级说话的高贵神气,问道:“那你又是什么官?”

亚历山大让军人猜一下。

猜着猜着,军人的态度由蔑视,转为谄媚,再转为惶恐。

最后发现亚历山大居然就是陛下时,猛跪地上求原谅。

这时,亚历山大笑着说,“你没有伤害我,我向你问路,你告诉了我,我还应该谢谢你呢!”

对于亚历山大礼貌且伴随微笑的询问,军人一直不耐烦,原因就是觉得对方身份比自己低。

反之,高高在上的亚历山大,从始至终一直对军人保持着彬彬有礼。
俗话说:“生气见人品,日久见人心。”

 关注我,教你演讲口才与处事技巧,扫下图二维码,免费学习自我管理,教你成为掌控情绪的高手!

专栏介绍
    马聃宬
  • 30篇文章

  • 本人从事演讲口才行业5年的时间,亮剑口才学院的专业咨询顾问!    为您提供专业的演讲口才、公众演讲、..
    推荐内容
    微信扫一扫,在手机中浏览
    微信二维码